天津感统失调训练——培养孩子的轮流和等待意识
等待和轮流是日常生活里常用的社交礼节和技巧,对自闭症孩子来说,同样是成长学习、适应社会的基础能力。
自闭症孩子并非故意不遵守它,因为难以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以及时间等抽象概念,难以在自由时间段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因而在等待时不知道该怎么做。当需求未及时得到满足时,容易发脾气、做出不当行为。
自闭症孩子往往能专注于理解结构化、视觉化信息。因而,我们可以借助视觉化工具辅助孩子培养轮流和等待习惯。
轮流包含了等待过程,本文重要在如何建立等待意识。
天津感统失调训练机构带你了解培养等待意识的技巧
明确等待目标,建立规则意识
在游戏玩耍、日常生活、学校上学这些不同环境和活动中出现等待情况时,需要明确告诉孩子等待的目的和等待时间,建立社交规则。
可以使用社交故事技巧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帮助孩子理解等待的意义。
例如,过马路等红绿灯时,告诉孩子“现在是红灯,行人不能走,不然会有危险,我们要等行人交通灯变成绿色,就可以走过去到超市里”。
孩子在公园和其他小朋友玩滑梯,告诉孩子“其他小朋友在玩,我们一会再玩,轮流等待玩耍”。
玩耍: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戏、分享玩具
生活:购物排队称重/付款、等红绿灯过马路、排队候诊、等待吃饭等
上学:课堂回答问题/提问、轮值打扫卫生、有序走出教室等
主动提出需求,适当延迟满足
当孩子主动提出需求,表明孩子对需求的兴趣和意愿比较强烈,这是培养等待意识的好时机。大人可以不立即满足孩子,而是适当延迟短暂时间,再满足孩子的要求。
延迟满足也适用于给予孩子奖励,把孩子喜欢的和需要适应的事情关联在一起,既能让孩子学习其他技能,也锻炼了等待的耐心。
泛化场景,延长等待
工具和场景泛化
在不同的活动和场景中,使用相同或相似的视觉提示工具,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地掌握轮流和等待技巧,也有助于将其拓展到新的情境中。
从短暂等待开始
在建立等待规则初期,建议使用 0~10 这类比较短的计数,等孩子适应了比较短暂的等待,再一点点延长等待。
增加活动人数和次数
在多人活动或游戏里,可以逐渐增加每个人的活动时间和参与人数,这需要在活动或游戏步骤图卡里体现新规则,并提前告诉孩子。
适时转移注意力
在等待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从喜欢的玩具、书籍、零食中选择一项活动(参考选择板使用方法),也可以陪孩子玩小游戏,以转移其注意力,不要让孩子一直专注在等待的时间上,减少孩子的耐心消耗。
临近等待结束,提醒孩子
由于孩子难以同时专注于多件事,在遇到突然的变化时容易不知所措。
如果孩子在较长的等待时段玩游戏、看书,针对这一短时间活动也需要明确时间,而且尽量提前结束,给孩子留出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的时间。
大人也可以辅助孩子掌握等待人数、时长的变化,临近等待结束时,用视觉化工具提醒孩子快轮到自己了。
不要顺应孩子的发脾气
当孩子因为不愿意等待而哭闹时,大部分是无理取闹的行为表现,而不是情绪崩溃。
建议大人不要责怪孩子,也不要立即满足其需求,只要确保孩子保障,等孩子冷静下来,再借助视觉工具向孩子解释需要等待、按顺序才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
可用的视觉支持工具
一些视觉化工具可以简明、清楚地告诉孩子轮流和等待规则,建立等待意识。
轮流卡、等待卡
例如用红色、绿色卡片分别代表「等待」和「轮到我了」,帮助孩子和别人玩耍,也可以拓展用在家庭饭桌聊天场景里。
一日日程表
每日作息活动与时间对应,借助它告诉孩子想要做的事情还未开始,要先完成其他活动。例如告诉孩子要先吃午饭,再去商场购物,然后玩游戏。
周/月日程表
也叫做日历表,标明一些需要周期性循环做的活动,告诉孩子距离下次做活动需要等待的天数。
计时器
如果等待时长是确定的,可以使用可视化计时器提前告诉孩子,当计时器走到某个时间点就表示等待时间结束,可以参与活动了。比如固定时长的沙漏、计时板。
计数器
对于等待时间不确定、等待人数或次数确定的情况,可以使用计数器告诉孩子需要等待的人数和次数。
顺序卡
用活动步骤里表示顺序的工具告诉孩子需要多少步完成就能得到奖励,例如数字卡、红绿灯卡、先后顺序板。